春季如何养生
冬去春来,万物复苏,桃红柳绿,风和日丽,到处欣欣向荣,一派勃勃生机,正所谓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”。 然而,春季气温和温度变化较大,俗话说:“春天孩儿脸,一日变三变”。在这个季节里,容易引起旧病复发及一些流行病的暴发,故在春季意养生保健尤为重要。 第一,预防呼吸道感染。中医上提倡“春捂秋冻”,由于春季天气乍冷乍暖,人体不易适应,故应随时注意增减衣着,宁可暖些。若突然骤减衣服,容易使“寒邪入内”,诱发感冒、支气管炎、肺炎。另外,中医认为“春来不可背寒”,强调要注意背部的保暖。 第二,注意饮食调理。春季要适当吃些暖脾肾的食物和药物,如红枣枸杞粥等。饮食上应宜甘减酸,春天是肝旺之时,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亢进,并损伤脾胃。日常应多食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的食物,如瘦肉、牛肉、鱼、水果等。 第三,调养精神。春天阳光明媚,风和日丽,精神调摄应做到疏泄条达,心胸开阔,情绪乐观,戒郁怒以养性,假日去踏青问柳,游山戏水陶冶性情,会使气血调畅,精力旺盛。 第四,积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。春寒常伴雨水,气温、温度变化大。这种气候易引起心脏血管发生痉挛,直接影响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,引起冠心病的发作,再则在春季极易发生感冒和支气管炎,这一切对患有冠心病的病人都十分不利,常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主要诱因,故冠心病病人在春季应一日三顿坚持服用麝香保心丸等护心药物。 第五,预防春困。在春季许多人容易感到困倦疲乏,头昏欲睡,这就是大家所说的“春困”。它是由于春天气候转暖后周围血管扩张,而供应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而引起的。为此,在春季要早睡早起;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,改善血液循环;适当增加 营养,宜多吃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品;吃饭不宜太饱;平时用冷水洗脸等,这些都是解除春困的有效措施。 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籽”,春季养生将会带给人们一年的健康财富。 ###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|